農曆3月20日是註生娘娘聖誕千秋,廟方今年首招「契子」。一對六年級夫妻求子多年無果,向註生娘娘求金鏟後順利得子,帶小嬰兒讓註生娘娘作「契子」,另外還有6對雙胞胎揪團報名參加。廟方今天舉行傳統的掛貫儀式,重現逐漸失傳的習俗。嘉義城隍廟董事長葉源助表示,註生娘娘主司授子、安產、護兒,成為久婚不孕、安胎待產的婦女虔誠奉祀的神明。民間習俗相信子女是由註生娘娘所恩賜,為使子女順利長大,用紅紗線串上古錢的項鍊,在祭拜後套在小孩脖子上,求神保佑,直到16歲「脫貫」代表長大成人,但近來這項習俗已逐漸失傳。嘉義市六年級夫妻檔張義明、周巧玲,5年前生下大女兒後,想生第二胎一直無法如願,張義明的母親幫媳婦求金鏟,不久後果然傳出好消息,3個月前生二女兒「心心」,一償宿願。現年40歲的周巧玲說,註生娘娘真的很靈驗,聽見她的心聲,她也會推薦渴望當父母的朋友來求金鏟。葉源助表示,現代人生的少,少子化已經成為國安問題,「註生娘娘」催生威力強,希望幫助更多人實現求子心願,增產報國。葉源助今天帶領13位「契子」向註生娘娘上香祈福稟報之後,將註生娘娘加持過的「貫」,一一掛在契子脖子上,重現逐漸失傳的「掛貫」儀式。葉源助表示,希望透過神威顯赫的註生娘娘首招「契子」的機會,將「掛貫」傳統習俗繼續傳承下去。嘉義城隍廟總幹事葛永樂說,農曆3月20日註生娘娘聖誕千秋是求子及求作「契子」的好時機,求子者可準備象徵種花欉結子的春仔花、紅絲線及緣粉,向註生娘娘敬拜,求得註生娘娘「助孕小金鏟」回房擺置,祈求助孕成功。嘉義城隍廟後殿註生娘娘首招契子,重現傳統的掛貫儀式,今天有一名新生兒寶寶「心心」及6對雙胞胎來參與掛貫典禮。記者王慧瑛/攝影 分享 facebook 嘉義城隍廟後殿註生娘娘首招契子,重現傳統的掛貫儀式,今天有一名新生兒寶寶「心心」及6對雙胞胎來參與掛貫典禮。記者王慧瑛/攝影 分享 facebook 張義明、周巧玲夫婦帶著3個月大寶寶「心心」回嘉義城隍廟,城隍廟董事長葉源助為寶寶「掛貫」。記者王慧瑛/攝影 分享 facebook 嘉義城隍廟後殿註生娘娘首招契子,重現傳統的掛貫儀式,今天有一名新生兒寶寶「心心」及6對雙胞胎來參與掛貫典禮。記者王慧瑛/攝影 分享 facebook 嘉義城隍廟後殿註生娘娘首招契子,重現傳統的掛貫儀式,今天有一名新生兒寶寶「心心」及6對雙胞胎來參與掛貫典禮。記者王慧瑛/攝影 分享 facebook 張義明、周巧玲夫婦帶著3個月大寶寶「心心」回嘉義城隍廟,城隍廟董事長葉源助為寶寶「掛貫」。記者王慧瑛/攝影 分享 facebook

BE4A870D6C7D6D9B
arrow
arrow

    erikf1p2v2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